导读:酒业知识产权侵权案频发,关键在于侵权成本太低,而利润空间过大,企业维权仍充满挑战。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就“拉菲”商标侵权事件做出终审判决,南京金色希望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色希望公司)、南京拉菲庄园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拉菲庄园公司)、南京华夏葡萄酿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公司)、深圳市骏腾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骏腾公司)、杭州佩伦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佩伦公司)等企业被判停止侵权,赔偿拉菲罗斯柴
酒业知识产权侵权案频发,
关键在于侵权成本太低,
而利润空间过大,
企业维权仍充满挑战。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就“拉菲”商标侵权事件做出终审判决,南京金色希望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色希望公司)、南京拉菲庄园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拉菲庄园公司)、南京华夏葡萄酿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公司)、深圳市骏腾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骏腾公司)、杭州佩伦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佩伦公司)等企业被判停止侵权,赔偿拉菲罗斯柴尔德酒庄共计7917万元。
这意味着长达12年的真假“拉菲”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来自中国酒业协会消息,78%的酒厂都曾遭遇商标侵权,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名企,更是投入了不少精力。名酒维权仍然充满挑战。
利润惊人,碰瓷“拉菲”有内幕
这场真假“拉菲”拉锯战,曾经入选最高法公布的2016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其典型性体现在“本案涉及中英文商标的近似性判断及是否形成稳定的市场秩序等问题”。
资料显示,拉菲罗斯柴尔德酒庄的拉菲酒于上世纪90年代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1997年10月28日,该酒庄的“LAFITE”和“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两个葡萄酒商标在中国内地核准注册。
2005年,金色希望公司向商标局申请在葡萄酒上注册“拉菲庄园”商标,并于2007年获得核准。
2011年8月24日,拉菲罗斯柴尔德酒庄向商评委请求撤销“拉菲庄园”商标,由此开启了一次长达12年的维权之旅。
此案过程之曲折远非“一波三折”所能形容,相关裁定、判决屡次,直到最高法一锤定音。
根据判决书,“拉菲庄园”在多个地方碰瓷“拉菲”。
外包装上标识了“LAFEI MANOR”,其中,“LAFEI”是“拉菲”的拼音,且与“LAFITE”字形相近,而“MANOR”意为“庄园”。
广告宣传手册使用了“上帝偏爱的葡萄酒终于来到了中国”的宣传语。
网站大量介绍了拉菲罗斯柴尔德酒庄的行业地位,使用“拉菲古堡”葡萄酒,介绍“名庄拉菲来自梅多克的波亚克产区”。
“拉菲庄园”为何拼命碰瓷“拉菲”?
拉菲罗斯柴尔德酒庄认为,“拉菲庄园”葡萄酒成本少则四五元、多则十几元,销售价格却少则六十几元、多则上千元,非法利润高达十倍、甚至上百倍。
法院对拉菲庄园公司于2011-2013年期间以“箱、瓶”为销售单位开出的发票进行统计,其共销售9.37万瓶葡萄酒,销售额为355.65万元,销售单价为37.98元。
法院还算出,拉菲庄园公司的利润率为67%,华夏公司的利润率为68%,骏腾公司的利润率为31%,佩伦公司的利润率为31%。
78%的酒厂曾遭遇商标侵权
“拉菲”被侵权,只是酒业侵权的“冰山一角”。
2023打击侵权假冒高峰论坛上,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披露,87%的酒企遭遇过知识产权侵权。《中国酒业的知识产权报告》对近五年(2018年-2022年)的酒类知识产权侵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7%的企业遭遇过知识产权侵权,其中商标侵权占比达78%。
据统计,2020-2022年,酒类产业因遭遇知识产权侵权而被施以行政处罚的案件分别为442件、805件、532件,相关民事侵权案分别共2144件、1214件、270件,刑事案件数量则为1523件、520件、81件。
相较于普通酒企,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等名酒企业均遭遇过类似情况。
以茅台为例,2020-2022年,茅台遭遇侵犯商标权的案件数量分别是104件、141件、131件。茅台曾经披露,每年用于防伪应用及市场维权的费用近4亿元。
其他酒企也有着与茅台相似的烦恼。近年来,“杜康”商标之争、“江小白”与“江记小白”商标之争、泸州老窖与泸牌老窖商标纠纷案等案例都曾经轰动一时。
即便在国产葡萄酒领域,类似的商标纠纷也并不鲜见。宁夏贺兰晴雪酒庄创始人、董事长容健曾坦言,目前宁夏产区已经有多家酒庄被仿冒商标,以致假货泛滥,造成恶劣影响。“这种现象伤害的不仅是我们,更是对宁夏葡萄酒整个行业的挑战”(点击链接阅读原文《十年缠斗,谁在“特别关注”加贝兰?》)
某名酒市场部负责人王女士曾向云酒头条倾诉过打假之苦,为了打假,该企业成立了专门的打假办,向假名酒开战,但是收效甚微,至今仍有许多案例久拖未决。“由此造成了高昂的管理成本,不仅包括财务成本,还包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王女士表示。
为了保护品牌声誉,诸多名酒企业或主动或被动申请商标,中国酒类商标申请量由此走高。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22年末,泸州老窖以3492件商标注册数量居于首位,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规模前六的公司商标申请总量过万。
云酒传媒大数据中心发布的《2022酒业商标持有量排行榜》显示,截至2023年1月13日,白酒企业申请商标排名前20企业共计申请商标4.80万件,涉及45个行业类别;每家酒企平均申请商标2401件,同比增长16%;其中,酒类商标达3.16万件,占比66%。
上述数据一方面反映了酒企知识产权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酒企维权面临的挑战。
多措并举,名酒维权呼唤重典
名酒侵权案件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侵权成本低、利润空间大的原因,还有市场竞争、社会环境、商家责任等方面的原因。
中国酒业协会认为,当前酒类企业普遍重视知识产权布局,尤其是商标注册与专利申请,但仍存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侵权成本较低以及维权成本较高等问题。
何勇提出,相关部门应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快速高效司法定案的制度;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侵权违法的成本;完善维权渠道,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进行社会宣传,引导消费者科学的酒类消费观;科技投入,建立多方参与的信息链可追溯链的共享平台。
四川省商标协会秘书长陈洪银建议,企业注册商标要趁早,商标注册刻不容缓,要有“抢”的意识,而且眼光不能仅限于国内,还要放眼海外。这是一个企业必须要有的意识。
围绕酒企如何防止商标侵权,宜宾市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主任曾玉廷提出两点建议。
首先,酒企申请商标后,要密切关注商标注册情况。一旦发现他人申请注册的商标与自己的商标相同或近似,应当及时提出异议。企业也可以多方取证,从版权法等方面入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其次,酒企商标使用要规范、不打擦边球。在司法实践中,一小部分酒企喜欢使用一些存在风险的商标,一旦发生法律纠纷往往败诉,给持续经营带来隐患。
业内人士认为,从真假“拉菲”拉锯战,到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名酒被屡屡侵权的现实,均反映出了酒业维护知识产权的严峻现实。
客观上,由于国内知识产权体系还需完善,特别是造假者被处罚所付出的代价远远低于造假所带来的收益,这就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通过仿冒名牌、碰瓷名牌的行为实现非法赢利。
主观上,一小部分企业、商家的法律意识淡薄,想通过打擦边球谋求暴利,从而给正牌企业造成了损失,也损害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