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吴晓波:茅台的普适价值与“十年想明白一个问题”的长期主义

导读:1月10日,《新周刊》发布与财经作家吴晓波的专访《谁能成为下一个茅台?我们问了问吴晓波》。采访录中,吴晓波解释了下决心写《茅台传》的原因,并表示:“我不是第一个写茅台的人,但我要用我的方式重新叙述茅台。”以下为专访录部分内容:《茅台传》,吴晓波著中信出版集团,2024年1月为什么叫《茅台传》?《新周刊》:你在书中提到,下决心写茅台是因为“好奇”,是什么引起了你的好奇? 吴晓波 :茅台找我写书是在2

1月10日,《新周刊》发布与财经作家吴晓波的专访《谁能成为下一个茅台?我们问了问吴晓波》。

采访录中,吴晓波解释了下决心写《茅台传》的原因,并表示:“我不是第一个写茅台的人,但我要用我的方式重新叙述茅台。”

以下为专访录部分内容:

《茅台传》,吴晓波著

中信出版集团,2024年1月

为什么叫《茅台传》?

《新周刊》:你在书中提到,下决心写茅台是因为“好奇”,是什么引起了你的好奇?

 吴晓波 :茅台找我写书是在2020年,初衷是迎接他们2021年成立70周年的厂庆,我最初是婉拒的,因为时间不足。后来,茅台的朋友说,不管写不写,来酒厂走走吧。去了茅台镇两次,我的好奇心就被勾起来了。

茅台是一家很“慢”的企业,今年酿的酒,五年后才拿到市场上销售。我原来并没有深入研究过茅台,参观以后觉得挺有意思的,就决定要写这本书了。

我跟茅台的朋友说,我要写三年,后来他们就说:“那吴老师你写吧,反正也跟我们厂庆没关系了。”(笑)

《新周刊》:写作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关于茅台的书有很多,人们记录了它的历史,也试图分析它为什么能成功。那么《茅台传》有什么新发现吗?

 吴晓波 :茅台不一样,在我写过的企业里面,茅台是历史资料最齐全的几个企业之一,它很早就用文字记录了酿酒的工艺流程,就连几十年前的会议纪要都保留得很完整。所以,比起弄清史实,对我来说,提炼的工作更有挑战性。我不是第一个写茅台的人,但我要用我的方式重新叙述茅台。

最后我把茅台的战略提炼成了“六法十二式”,我觉得这会是《茅台传》的普适性价值,不仅对茅台有意义,也能供其他企业借鉴。

吴晓波提炼总结的茅台“六法十二式”。(图/《茅台传》)

茅台很传统,但是这一代茅台人却又不囿于传统,他们花了大半个世纪,把一瓶好酒的玄学变成了科学,把传统的手工业产品变成了可复制的工业化产品。

《新周刊》:在当下,写作《茅台传》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是“传”而不是“史”?

 吴晓波 :如果叫《茅台史》的话,主要聚焦过去的历史,但《茅台传》更具有当代性。

在写《茅台传》之前,我也跟很多人一样,觉得它是独一无二的神话。但是写完以后,我认为今天做消费品的中国企业,相比学习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他们能向茅台学到的更多。

茅台构建了很强的消费者心智

《新周刊》:近几年,白酒行业竞争越发激烈,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那么白酒企业要如何构建自己的品牌壁垒?

 吴晓波 :茅台的其他方面,别的企业可能学不了,但是能学的,就是它对消费者心智的建构。

我到各地去跟企业家会面,他们基本不会喝酒店里的酒,而是自己买来茅台酒喝。喝完以后,他们就把酒瓶敲个小缺口,再拿回家里去。我第一次看到时还挺震惊的,问为什么,他们说不能让别人拿去卖假酒。

别人拿走包装去卖假酒,跟消费者有什么关系呢?这其实是消费者主动维护品牌的行为,说明茅台构建了很强的消费者心智。

《新周刊》:茅台的品牌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它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但是近几年它开始更多地接触年轻人。咖啡也好,冰淇淋也罢,这些跨界产品吸引的大部分人,短期内可能并不会为茅台酒的消费作出贡献,那对品牌带来的收益是什么?

 吴晓波 :有些人认为,当中国男人到了四五十岁,有了财富收入以后,他们一定会喝茅台,或者说一定会喝中国白酒,我今天也赞同这个观点。因为白酒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你别无选择。在中国,你只要有身份认同和社交的需求,就一定会喝白酒。

茅台冰淇淋、咖啡,并不是为了让年轻人现在就去喝茅台酒。我认为这不是一种销售行为,而是触达和传播行为。茅台并没有在冰淇淋的包装上印个二维码,让消费者去买茅台酒,它也知道这不可能,它就到此为止,边界感非常清晰。

我想茅台并没有希望喝茅台酒的人平均年龄下降五岁、十岁,这对它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一个人在二三十岁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有个品牌叫茅台,有种香型叫酱香。也许很多年以后,一些人喝起了茅台,想起年轻时的自己曾经买过一杯酱香拿铁,这就足够了。

中国品牌的十字路口

《新周刊》:对中国的其他企业来说,茅台是可复制的吗?在什么赛道,中国最有希望能再造一个“茅台”?

 吴晓波 :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中国的文化符号往往就会生出商业价值。所以我认为,未来有可能是跟文化有关的、原创性的,甚至地域性的产品,比如陶瓷、茶叶,十年之内可能就会有一家市值过百亿、千亿的企业,中国的文化、服装企业也都有机会。

茅台提供的另一种思路更有参考价值,它根植于中国的文化系统里,在一个细分赛道中重构行业的规范,形成以自身文化为基础的品牌溢价。

技术驱动,是科技企业的核心。而消费品,诸如烟酒茶、服装家居等等,技术门槛不高、差别不大,那么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品牌的文化力来吸引消费者。这就是茅台可供参考的价值。

《新周刊》:2023年出现了一种新现象,许多新国货消费品牌的毛利率也很高,却开始被消费者诟病“营销太多”“性价比不高”,它们有必要学习茅台吗?

 吴晓波 :今天中国企业也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往上走,上面的空气很稀薄;往下走,下面的人很多。那么品牌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其实都走得通,都能活得挺好。

而茅台就代表K型上半部分的企业。它历史上曾经连续亏损十多年,20世纪80年代,国家明确要求白酒业少用粮食,鼓励大量进行酒精勾兑。但这就跟茅台的价值观发生了冲突,茅台继续坚持品质至上,才有了今天。

《新周刊》:对白酒行业的观察和《茅台传》的创作,是否为您持续研究的行业和企业提供了某种答案?

 吴晓波 :很多人认为茅台不可学,我认为它可学。在今天,每个人都要问自己:我为什么值得活着?我的初心是什么?我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想明白,不要急于明天就能到罗马,罗马就在那儿,尽管我们会经过很多困难。

我觉得茅台“十年想明白一个问题”的长期主义,在今天对很多企业、很多人来讲,可能是特别有启发的。

 

 


内容